安全感是什麼?
跟據英國經濟學《經濟學人智庫》公佈的《2019年全球城市安全指數》,2017年香港曾打入十大,全球排名第9的香港,但在2019年僅排名第20,下跌了11位。近年疫症肆虐、社會不穩、經濟蕭條、家庭失衡,失去安全感也很容易理解。
安全感原來是一種心理狀態,就是渴望穩定、安全及可自主的心理需要。它是包括內在精神及外在物質可自我控制層面的需要。缺乏安全感會影響身體及心理。例如:身體會易顯出毛病,心理上會容易在不確定的環境下變得焦慮、不安、疑惑、恐懼、失控、崩潰。
怎樣可提升安全感?
根據《安全感》作者保羅G及孫向東一書中提出,安全感是一種感覺,而感覺常與過去的經歷、記憶、潛意識掛鈎又與我們對自我的建構有關。當我們害怕起來,最常想起重要他人。重要他人的一個標誌是獨一無二,他們本身就是我們的組成部分,我們的言談舉止、思維方式、感受模式也帶著他們的影子。父母是我們最初在世上第一位接觸的重要他人。這種親密的連結關係也稱之為依附對象。
人漸長,我們親密的摯友或伴侶便替代父母成為我們重要的依附對象。若我們與依附對象擁有安全連結,我們便能感受到安全,他們也能成為我們的「安全堡壘」。當外在環境受到干擾,我們可以回到「安全堡壘」的人身邊減輕焦慮及壓力,提高身心的健康。
剛才提到重要他人是父母、親密的摯友或伴侶,他們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。給大家一個問題:若重要他人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即時成為我們的「安全堡壘」,哪該怎辦?
我們大概明白給予重要他人「安全堡壘」的重要性,我們曾努力成為重要他人的「安全堡壘」。但人總有限制,我們有自身的壓力、焦慮、不安。我們可能需要適當的自省,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況能否成為別人的「安全堡壘」。若不,我們可委實表達自我的狀況,讓對方明白理解我們的限制,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及猜測,要知道我們可不是完美啊!
祂是我們的「安全堡壘」:)
大家看到這裡,也許能看見人的軟弱及限制。有誰能百分之百成為我們的「安全堡壘」?
祂曾在世上與我們擁有相同的性情。祂也曾經歷焦慮、不安,但祂沒有失腳。祂最能夠成為我們重要的依附對象及「安全堡壘」。祂是耶穌,耶穌的意思是拯救。
面對動盪不安的世界,我們最有效的連結對象是耶穌。祂已經得勝世界的一切,真正的平安能在耶穌身上找著。約翰福音 16:33「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,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。在世上你們有苦難,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過世界。」
耶穌已勝過世界。祂因著愛,為世人流血釘身十架,死後三天復活。祂應許新天新地再沒有眼淚、死亡、悲哀、哭號及疼痛。祂所應許的國度才是擁有真正安全感的地方啊!
當我們再次面對世界時,放心,船到橋頭自然遇見主耶穌。哪我們又有何懼怕呢